• <samp id="simcc"><tbody id="simcc"></tbody></samp>
    <abbr id="simcc"></abbr>
    <li id="simcc"><dl id="simcc"></dl></li>
  • 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產業 合作

    陜西榆林:書寫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滿意答卷

    來源:中國網 編輯:清風 人氣: 發布時間:2024-07-12 15:56:09
    摘要: 2024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媒體行及生態文化作品創作活動走進陜西省榆林市,一起傾聽“塞上綠色明珠”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故事。

    近年來,陜西省榆林市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及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和流域經濟,在保護生態環境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7月8-7月11日,傾聽新時代黃河故事——2024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媒體行及生態文化作品創作活動走進陜西省榆林市,一起傾聽“塞上綠色明珠”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故事。

    image.png

    小稻田變成了聚寶盆

    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是個野草遍地,盛產羊肉的地區。誰能想到,曾經黃沙漫漫的毛烏素沙漠邊緣竟然冒出片片綠油油的稻田。讓人更想不到的是,這些不起眼的稻田里,竟生長著與西北似乎毫不搭界的螃蟹。

    出現這種巨大反差現象的源頭是無定河。無定河水量充沛,水質符合河蟹養殖用水的國家標準。河中生長的水草、伊樂藻、黑藻、金魚藻是螃蟹最愛吃的食物。2012年,橫山區首次從遼寧盤錦引進河蟹苗種,在白界鎮首試稻田養殖河蟹并取得成功。生產中螃蟹養殖不用藥、不喂飼料,水稻不施化肥、不使用農藥,相互之間促進生長,既實現了水稻增產,還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生態環境。

    位于橫山區“一帶三區多點”鄉村振興戰略和無定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的響水鎮駝燕溝村,為全區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擁有稻漁綜合種養面積2800畝,上水高標準農田2000畝。該村以稻田養蟹為起點,積極開展稻漁綜合利用嘗試,推行稻蟹、稻魚、稻蝦共生,相互補充,實現“一水兩用,一地雙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該村還利用寬幅梯田種植小雜糧,并將農作物秸稈作為牲畜飼草新建肉牛養殖廠,不斷將第一產業發展壯大。在此基礎上,高效發展大米加工、飼草加工等第二產業,通過研發米糠油、大米油、米粉、醉蟹等產品,實現稻米、螃蟹等精細化售賣,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創建“駝鈴大倉”品牌,走市場化道路,同時結合無定河濕地自然景觀、稻蟹水田、寬幅梯田小雜糧示范基地不斷開發農業觀光旅游和研學等第三產業,逐漸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循環經濟,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通過產業帶動,橫山區稻蟹養殖規模從2013年的350畝,擴大到2024年的4.2萬畝,帶動養殖農戶124戶,增加342人就業,輻射近6萬畝養殖水面,稻蟹綜合產值1.68億元。這不僅增加漁民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而且為能源重化工基地配套的副食品生產提供支撐和保障。

    小循環成就了大生態

    2023年10月,榆林引進20只朱鹮,并將在今年進行首次人工孵化繁育,進一步豐富了生物多樣性,維護了生態系統平衡。

    image.png

    榆林市橫山區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飛基地坐落于白界鎮黑峁墩村,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和黃土高原的接壤之處,是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地帶,以“沙漠—濕地—稻田—森林”復合生態系統為特色,生態秀美,氣候濕潤,物種豐富。該村擁有10萬畝稻田,其中包括4萬畝水稻養蟹田。這些水生小物種,如魚、蝦、蛙、蟹等,為朱鹮前期人工繁育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保障。

    榆林濕地面積位居全省第二,多集中于無定河流域。無定河濕地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候鳥遷徙中轉和越冬繁殖的地區之一,每年冬春在此棲息的候鳥可達五萬多只,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黑鸛、白肩雕等。今天,人們在無定河邊種植水稻營造人工濕地的同時,也把大片的天然濕地還給了自然,讓那里成為動植物的家園和避難所。

    而朱鹮的引入,將大大提高無定河流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本地區生態旅游業,促進當地經濟振興,增加農業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存。